查看原文
其他

把赤子之心镌刻在雪域高原

拉萨发布 2022-08-10




国内要闻


◇ 联播+丨习近平数说“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


“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再一次共创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再一次共享奥林匹克的荣光。”


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取得的优异成绩,全面回顾了7年筹办备赛的不凡历程,深入总结了筹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宝贵经验,深刻阐释了北京冬奥精神,对运用好冬奥遗产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央视网《联播+》带您数读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与您一起重温这场冰雪盛事。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学习进行时丨这件大事,习近平精心谋划



来源:新华社


◇  联播+丨从三个关键词看中欧高峰会晤


4月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作为中欧之间最高层级的政治对话机制,中欧高峰会晤上一次启动是在2020年6月22日。
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多变,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中国和欧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在时隔近两年的此次中欧高峰会晤中,传达了哪些重要信息?央视网《联播+》与您一起学习。


“中国和欧盟要做和平伙伴,带头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和欧盟要做增长伙伴,相互提供发展机遇。”“中国和欧盟要做改革的伙伴,相互借鉴、相互支持。”“中国和欧盟要做文明伙伴,为彼此进步提供更多营养。”8年前,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以四个“伙伴”关系开启了中欧关系新的历史篇章。
2020年6月22日的高峰会晤中,习主席展望中欧关系再升级:“打造更具世界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22年4月1日,习主席在时隔近两年后的这次中欧高峰会晤中,重申中欧四大伙伴关系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鲜明强调,中方的这一愿景至今未改变,当前形势下更有现实意义。


中国和欧盟分别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联合体。一个稳定的中欧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两次中欧高峰会晤中,习主席都明确表达了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应对维护全球和平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方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同包括欧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尽快缓和局势,停火止战,防止出现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让和平早日回归。
针对当前形势下解决乌克兰危机,习主席在4月1日的中欧高峰会晤中明确指出,中欧“应该就中欧关系和事关全球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沟通,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一些稳定因素”。因为只有一个稳定而非动荡的欧洲,才能确保中欧两大市场的共同繁荣。只有一个和平而非战乱的欧洲,才能确保中欧两大力量的自主发展。


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之和占全球三分之一,是世界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中欧要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使中国和欧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多年来,习近平主席始终积极推动中欧加强沟通、协调、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主席多次以“云外交”的形式,同欧洲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保持密切沟通,通报疫情信息,分享抗疫经验,提供支持帮助,推动联合科研攻关,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
当前形势下,对话合作仍然是中欧关系的主导面,互利共赢仍然是中欧合作的主基调。正如习主席所说:“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只有合作协调才能解决问题、应对挑战”。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3月28日—4月3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清明,与总书记一同缅怀英烈


英雄者,国之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讲述英烈故事、致敬英烈精神、缅怀英烈忠魂,表达对英烈的崇敬之情。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讲话,与总书记一同崇尚英雄、缅怀英烈,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前行力量。
他们的故事,总书记娓娓道来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讲话中讲起英雄烈士的故事。他们中,有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有人在危难时逆行而上,有人在平凡中铸就伟大,还有人在刹那间成就永恒……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总书记故事中的他们,以血肉凡躯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他们的精神,总书记号召学习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总书记这样强调。


他们的红色基因,总书记引导传承
铭记是最好的祭奠,前行是最好的怀念。
无数英雄烈士付出生命和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新征程上,唯有传承英烈红色基因,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不断取得民族复兴的新成就,才能告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来源:新华网


◇ 第一观察丨读懂习近平主席这场“云会见”的深刻意涵



4月1日晚,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当晚,新华社播发了一篇1800多字的新闻通稿,其中包括习近平主席对“中欧观”的最新阐述和对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的意见,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细细读来,很有深意。
通稿的开篇,是习近平主席提及一段8年前的往事:
“8年前,我提出中国愿同欧洲一道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2014年,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并到访欧盟总部,全面深入阐释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提出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秉持这样的原则,8年来,中国同欧盟的关系发展取得一系列成果。抚今追昔,鉴往知来,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的这一愿景至今未改变,当前形势下更有现实意义。”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尚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乌克兰危机又接踵而来。动荡变革的世界里,中欧关系该去向何处?
“中方对欧政策保持稳定连贯,希望欧方形成自主的对华认知,奉行自主的对华政策,同中方一道,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一些稳定因素。”阐述中方政策的同时,习近平主席也表达了对欧方的期待。
这句话意味深长。显然,中方的政策保持稳定连贯,事实也已经证明,它是行之有效、对各方都有益的。欧盟对华政策是否也是如此?在政策制定时,是从双方的共同需求和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任其受某些外部因素的干扰?
中国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而非制度性对手,双方既没有地缘冲突,也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偏偏有些势力不愿看到中欧关系稳定发展,因而刻意“带节奏”,渲染“中国威胁”,炒作对华竞争,鼓吹“制度性对手”,甚至挑起制裁和对抗。就在此次会见前,一些西方舆论特别是美国方面还在不断渲染中欧出现“紧张”“波折”,甚至试图用乌克兰问题绑架中欧关系。
可以说,中欧关系出现一些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挑起的,这也是为何习近平主席在同欧洲领导人会晤时,多次提出希望欧方“坚持战略自主”。不少欧洲学者也对此深有感触:欧盟必须自主思考,而现在它并不总是能够做到这一点。
会见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作为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所应肩负起的责任,即要“以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以中欧开放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中欧团结协作应对全球性挑战”。


应当看到,中欧合作有着很强的内生动力:去年,中欧货物贸易额突破8200亿美元,中国连续两年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双方携手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合作推动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果、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动伊核等热点问题解决……
事实证明,中欧如果能够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将是世界之福、人类之幸。
关于乌克兰问题,在视频会见通稿中占据近一半的篇幅,足见其重要性。事实上,乌克兰问题既是双方此次会见的重点议题,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会见中,习近平主席阐述了对当前形势下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几点意见,其中前两点分别是“坚持劝和促谈”和“防止出现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这也正是中方一直以来积极倡导和践行的。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习近平主席已先后同俄罗斯总统,法国、德国领导人和美国总统通话或举行“云会晤”,表明中方立场,积极推动各方以谈判解决问题。要知道,中国并不是乌克兰问题的直接相关方,但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及其外溢效应的不断显现,中国劝和促谈,同时向乌方提供多批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向接受大量难民的欧洲国家提供了物资,彰显了大国担当。
在同美国总统拜登的视频通话中,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如何解决乌克兰危机时,引用了两句中国老话,放在此次会见中,刚好同第三点意见——“构建欧洲和亚欧大陆持久和平”互为注解。
“一个巴掌拍不响”: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在于欧洲长期积累的地区安全矛盾,治本之策是照顾有关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时代发展到今天,不能再用冷战思维来构建世界和地区安全框架。
“解铃还须系铃人”:中方支持欧洲特别是欧盟发挥主导作用,支持欧俄美及北约开展对话,直面多年来积累的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
此处“欧盟发挥主导作用”,与前文中的“自主”相呼应,再次提醒欧方不要被带“跑偏”。
事实上,在处理乌克兰危机的过程中,正是西方国家采取的一些做法,使危机影响不断外溢。比如,逼迫各方选边站队,要么加入西方谴责、制裁俄罗斯的阵营,要么就等着被西方制裁;再比如,对俄单边制裁不断升级,甚至不惜将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
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要防止局部冲突扩大化,并一连提出六个“不能”:“不能病急乱投医”“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把全世界都捆绑到这个问题上”“更不能让各国老百姓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不能轻易冲击现有世界经济体系”“更不能把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引发世界金融、贸易、能源、科技、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严重危机”。
简言之,相关方要认清形势,绝不能再任由事态这样发展下去,任由冲突恶化升级。否则会怎样?
“很多人十分担心,目前这样的局面可能使国际经济合作几十年努力的成果毁于一旦。如果局面继续恶化下去,估计事后恢复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这两句话分量很重。殷鉴不远、和平宝贵,人类是否能够吸取教训?通稿的最后,是一段总括:双方领导人认为,此次会见开诚布公、坦诚深入,增进了相互了解,也达成了不少共识,同意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开展协调合作。
可以说,这正是此次会见的主基调,也向国际社会释放了积极信号。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欧之间坚持对话合作,对世界而言也就多了一份和平与稳定的希望和保障。


来源:新华社


西藏要闻


王君正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图为会议现场。记者 旦增西旦 摄


4月8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全区市地和区直单位考核、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区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巡察整改等工作。


来源:西藏日报


◇ 王君正严金海第一时间就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作出批示


4月6日,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西藏昌都水泥项目批小建大,生态破坏问题突出”案例在曝光之列。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整改工作,典型案例通报后,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强调指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的典型案例实事求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十分深刻。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原生态高水平保护。要深刻汲取教训、引以为鉴,把典型案例通报问题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负责、现场督办,对通报问题严查立改,对潜在隐患举一反三,从严从实推动问题全面彻底整改。要加强执纪问责监督,严明政治纪律,严格整改要求,严肃责任追究,切实以督察为鞭策、以整改为动力,确保问题整改落地见效,推动环保工作提质增效。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严金海也作出批示:昌都水泥项目典型案例,充分暴露出各级各部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各地市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举一反三、深刻警醒、对照检查,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昌都市要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强有力举措,务必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来源:西藏日报



◇ 王君正在日喀则市调研


这是王君正来到联系点白朗县旺丹乡桑巴村,看望基层干部群众。走进村委会、村史馆,王君正认真了解桑巴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情况。记者 旦增西旦 摄


3月31日至4月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深入日喀则市桑珠孜、白朗、萨迦、定结、岗巴、亚东、康马、江孜等区县进行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不懈抓好“四件大事”,持之以恒推进“四个创建”,争创一流、奋勇争先,努力建设区域副中心,打造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战略支点,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力量。


来源:西藏日报


◇ 王君正在扎什伦布寺和萨迦寺调研


这是王君正在扎什伦布寺了解寺庙历史、僧人修行、加强创新寺庙管理、文物保护和消防安全等情况。记者 旦增西旦 摄


近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来到扎什伦布寺和萨迦寺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入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正信正行,积极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西藏日报


 ◇ 调研第一站,王君正来到联系点群众家


这是王君正在桑雄畜产品加工农民加工合作社了解合作社产品和规模,为合作社未来发展出谋划策。记者 旦增西旦 摄



人间四月天,地上杨柳风,又是一年好时节。日喀则,刚刚深耕过的土地焕发活力,露出褐棕色的肤理,一片片广袤的土地带着独有的泥土芬芳,孕育着属于春日的希望与和煦。

在确定日喀则市调研方案时,王君正对第一站调研点作出明确指示:先到联系点去,到群众家中去,看看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怎么样。


来源:西藏日报


其他要闻


◇ 袁隆平夫人和学生带“成绩单”看袁老,口罩上一句话让人泪目




转眼间,袁隆平院士离开我们已近一年。

4月2日,湖南长沙袁隆平铜像在湖南省农科院揭幕,铜像守望着他一辈子挂念的稻田,上面刻着“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袁隆平夫人为袁隆平铜像献花,她所戴口罩上写着“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让人泪目。

来源:人民日报



◇画出雪域高原的文明年轮——跨越时空的中华文明汉藏民族交融史



当文成公主一行车辇随从远行千里,抵达逻些城(今拉萨)时,吐蕃使臣持幡列队,数人双手紧握于胸前,恭迎公主。


这是一幅描绘在布达拉宫白宫门庭内的壁画,绘制于清代


这幅表现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盛况的壁画,向世人展示了汉藏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性的一幕。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唤醒深埋在泥土里的历史;透过古老的壁画,人们听到了历史的回音——在这片苍茫的高原上,中华民族水乳交融的故事从古至今不曾中断。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交流,贯穿雪域高原历史发展始终。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致敬公安英烈】蔺江平:把赤子之心镌刻在雪域高原


蔺江平(中)与措勤县公安局同事在一起


他,就是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蔺江平。


2020年12月10日,从四川成都休假返岗后,蔺江平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努力克服严重身体不适,立即投入到工作当中,12月11日至12月17日连续加班。12月17日,带队先后前往海拔4800米的措勤县江让乡、海拔4900米的美朵公安一级检查站检查指导工作并看望慰问执勤力量,23时30分许返回公安局,准备继续对岁末年初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随行民警见其状态较差、脸色憔悴,劝其休息。蔺江平说:“我确实感觉有点儿累,头有点发沉,高原反应也严重了,血压有点高,但是工作不能耽误……我稍微休息一会儿,一个小时后咱们接着干。”随后,蔺江平顾不得回家,直接倒在公安局值班备勤室的床上就睡着了。其间,值班民警曾敲门提醒,但无人应答。考虑到蔺江平同志连续高强度工作,为让其充分休息,就没再打扰。12月18日上午10时许,值班民警到值班备勤室连续敲门都无人应答,感觉情况不对,立即破门而入,发现他已经永远无法叫醒。蔺江平因过度劳累引发高原性脑水肿和肺水肿,永远离开了他最爱的公安事业,离开了他时刻牵挂的人民群众,离开了深爱着他的爱人和孩子,离开了他并肩战斗的战友……


蔺江平的猝然离世,让阿里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都感到震惊和痛惜不已,大家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像铁打的硬汉就这样永远倒下了,年仅39岁。

来源:中国警察杂志


【最闪亮的坐标】司马义•买买提:为保卫祖国战斗到最后一刻


司马义·买买提是新疆英吉沙县人,维吾尔族,1940年出生。旧社会时他的一家非常贫穷,日子比黄连还苦。3岁那年,父亲因交不起租子被巴依(地主)用皮鞭活活打死,母亲带着他们兄妹4人沿街要饭流浪整整9个春秋。新疆解放后,司马义·买买提一家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对共产党充满感情,对新中国由衷感激,曾发出这样的肺腑之言:“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毛主席是我们的救星。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共产党的恩情比喀喇昆仑山还高,比喀什噶尔河还长。我时刻怀着一颗滚烫赤诚的心来报答祖国。”



来源:人民网、新华社


◇【最闪亮的坐标】2298座公墓、444位无名烈士、952名英烈墙…



位于西藏拉萨市西郊蓝天路的拉萨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是为了纪念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各个革命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陵园占地面积约6.4万平方米。主要建有纪念馆、纪念碑、悼念广场、墓林、英烈亭、英烈墙等纪念设施。



来源:西藏卫视+


◇【最闪亮的坐标】最不愿看到的数字……2021年以来西藏13名民警因公牺牲


2021以来,西藏自治区公安机关先后有13名民警因公牺牲,献出了宝贵生命......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幸得有你,民安泰来!我们少了13位亲密战友,多了13个精神坐标!


来源:西藏日报


◇ 重磅微视频丨最闪亮的坐标


来源:新华网


◇ 狮泉河畔的“守墓人”

周六的清晨格外寂静,43岁的扎西加措守护在狮泉河烈士陵园已经15年了,一身迷彩军装、胸前别着党徽,这是他最喜欢的装扮。


来源:西藏卫视+



◇ 最闪亮的坐标丨高原官兵祭奠陈红军、陈祥榕等戍边英雄……


来源:央广军事、学习强国平台



◇ 雪山之巅,有我慈祥的阿妈啦——詹娘舍哨所跨越40载的深情与力量



隆冬,喜马拉雅深山中风雪交加

近乎垂直的悬崖峭壁环绕四周,海拔4655米的山尖上,詹娘舍哨所傲然耸立,犹如直插长空的利剑,更像悬在云中的孤岛。


冰雪锁不住春风,高山挡不住深情。雪山下,西藏亚东县仁青岗村的达吉、次仁曲珍和普赤3位藏族阿妈聚在一起,牵挂哨所战士的生活,寻思着过年了,再给战士们送些家里种的新鲜蔬菜。


雪山上的杜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40年间,她们从风华正茂的“阿佳”(大姐),变成两鬓斑白的“莫啦”(奶奶)。她们坚持为边防战士背送蔬菜的脚步风雪兼程,她们拥军护边的故事回荡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中。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拉萨融媒

关注“拉萨发布视频号”

“悦享拉萨视频号”

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往期回顾

#三快!三结合!三到位!

#这些内容要牢记!

#明早10点,三市同步直播……


编辑:范云梦

责任编辑:樊林晓

审核:彭正

点击分享、赞、在看

了解更多新闻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